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丹江口:罗叔章与均县保育院

丹江口:罗叔章与均县保育院

关键词:丹江口:罗叔章与均县保育院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抗战爆发后,国土急剧沦陷。为避免大批落难儿童遭受日本的奴化教育,由爱国人士沈钧儒、郭沫若发起在武汉组成战时儿童保育会,在全国各地收留难童。1938年1月,邓颖超在汉召开会议,建立第一个战时保育院。推举宋美龄为总会长,邓颖超为常务理事,李德全为保育会经济委员会主任。保育会正式成立后,首先在湖北汉口一元路筹设了第一临时保育院。从1938年3月底开始接收各地来武汉三镇的难童,至5月初正式建立时已收难童1700余人。在1938年10月26日武汉沦陷以前,临时保育会共抢救运送28批1万五千多名儿童到四川。那时从武汉转移进四川大致分三条路线:一条为汉口-沙市-宜昌---重庆;一条为汉口-长沙-湘西---宜昌到重庆;另一条为汉口---均县---襄樊---宜昌再到重庆。其间爬山涉水,一路风尘,未成年的孩子们和无助的老师们可谓历经艰辛。其中一路在湖北均县生活了将近大半年。
   1938年春,“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”准备由武汉撤迁至均县(今丹江口市)草店武当山遇真宫。同年5月,经邓颖超推荐,罗叔章出任湖北均县第一保育院院长。10月武汉失守。由于武汉已经沦陷,交通中断,罗叔章只好走陕南,过秦岭,转道汉中,再搭木船顺水而下,直到均县保育院成立一个多月之后她才赶到均县。当她看到500难童和100名教职员工大家挤在一座破庙里,都穿着单衣,饿了没有足够充饥的食物,病了得不到治疗。她首先传达了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慰问尤其是邓大姐的关心,接着就到处奔跑,拿着宋美龄的委任状去见了五战区李宗仁,请他解决粮食与被服,还找当地有威望的士绅解决医疗问题。经过全院员工两三个月的努力;使原来的第一保育院改变了面貌,儿童得到了基本的照顾,身体逐步恢复健康,各种教育活动也开展起来。保育院在遇真宫生活了将近大半年,收留孤儿近500人,并成立了“草店儿童剧团”、“草店妇女抗日救之促进会”等团体,通过开展文艺活动,宣传抗日救国。(其会旗和团旗等文物现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)。一直到1939年4月15日春罗叔章才奉命和老师们率500名学生离开均县,沿汉水南下,22日到宜昌,历经艰辛,于5月2日到达重庆,更名为直属第一保育院。此后全国陆续成立了61个保育院,14个分会,分布于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、广西及重庆、成都、香港等省市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截止至1943年底,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所设的保育院就已收容了28923名流浪难童。均县遇真宫为战时儿童所提供的庇护,已载入史册。其院长罗叔章功不可没。
   罗叔章(1899-1992)湖南岳阳人。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。曾任教于安徽滁县公立女子学校。后至南洋中华学校和爪哇的华侨学校任教。1928年回国,入上海暨南大学,先后攻读教育与政治经济专业,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。193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“七·七”卢沟桥事变后被选为“全国妇女界救国联合会”理事,在上海组织战地救护和慰问工作。1938年5月,经邓颖超推荐,被宋美龄聘为新生活运动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文化事业部副部长,创办女工识字班。10月,任命为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北均县保育院院长。1939年春奉命和老师们率500名学生,历经艰辛,到达重庆,更名为直属第一保育院。 1939年,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,从事工商界和上层妇女抗日统战工作。1946年,先后参加中国事业协进会、中小工厂联合会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筹建工作。1946年春返沪。在六二三反内战的和平民主运动中,上海各界人士代表赴南京请愿,罗任秘书。6月,请愿团下关事件发生后,撤离上海赴东北,在哈尔滨等地发展民族工业,为解放区军民提供军需品和生活用品。新中国成立后,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。1954年后,先后担任中央劳动部、食品工业部、轻工业部副部长。在五六十年代,任全国工商联副主任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后,被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,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,第一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第三、四、五、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。1992年病逝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